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21|回复: 6

远方来信 —— 印度是次级帝国主义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11-20 22:42:5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3-11-21 01:27 编辑

印度社会性质问题:

半殖民地还是次帝国主义?半封建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远方来信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7860288

“我们深爱的国家,拥有如此丰富的自然财富、人力和智慧,却沦落到在某些方面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大多数国家还要糟糕的地步。在这近60年的所谓独立中,与英国统治的最后几年相比,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至少对普通民众而言是如此。在尼赫鲁时期,发展模式依赖于“涓滴效应”;而现在,在全球化的现阶段,连这一点也不假装。过去10年中,印度农村自杀死亡人数达10万(官方数字),这只是没有一位作家提到的苦难的冰山一角。大众的贫困和匮乏持续快速发展,在全球化的现阶段更是如此。而且,如果群众(不仅仅是纳萨尔派)敢于为正义发声,他们就会面对国家机器的警棍(lathis)和枪口,而且越来越不能容忍。

[···]

国家对人民群众的暴力日益加剧,贫困化程度日益加深,这些不仅仅是一个意外或一些孤立的例子,而是现行制度的特有现象,我们毛主义者将其广泛描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是因为印度的统治阶级(大企业、高层官僚以及管理中央和各邦的主要政客)与帝国主义利益息息相关。半封建是因为旧的封建关系没有被打破,只是在它们上面叠加了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增长。因此,议会也不是民主机构(像在经历过民主革命的国家那样——资产阶级民主),而是在现有的高度专制的国家和半封建结构上建立起来的,是欺骗群众的诡计。”

——印共(毛)发言人阿扎德(10年牺牲):印度的毛主义者


印度毛派将印度定性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样定性的原因,印共(毛)在这几年发布的文件《印度生产关系的变化——我们的政治纲领》(Changes in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in India-Our Political Program)里做了细致的说明,印共(毛)现任总书记巴萨瓦拉吉在采访中也对“党认为印度处于哪种生产方式,半封建半殖民地,还是工业资本主义?”的问题做了比较详细的回答(采访见Interview with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India (Maoist))。

介绍印度毛派的观点以前,我们先来看看几个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定性的人的观点。伯纳德·德梅洛(Bernard D’Mello)认为,“印度是一个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India is an under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y),“印度表现出的趋势似乎表明,它正走在成为次帝国主义强国的道路上”(India is exhibiting tendencies that seem to suggest that it is on the road to emerging as a sub-imperialist power)。(见Unconventional Politics: Prelude to a Critique of Maoist Revolutionary Strategy in India)《印度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问题:纲领和战略问题》一文(见anvilmag.in/archives/327%23.ZU9Imci-C9N )也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定性,这篇文章写道:

“从上述情况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1) 资本主义早已成为印度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2) 印度的土地关系明显具有资本主义性质;虽然在拥有近25%土地的边缘农民中,也实行小商品生产,但这也不意味着半封建关系。在大多数土地上,实行资本主义农业,无论是很先进还是不太先进。地租的性质肯定是资本主义的,主要趋势是为市场生产;3) 印度农业显示出高度发达的农民分化,边缘农民、小农或半无产者占农村总人口的80%以上,农业工人的人数已超过农民人数;4) 农民几乎不占总人口的11%,据估计,到2025年,印度的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而农村人口目前约占40%;5) 无产阶级,无论是城市无产阶级还是农村无产阶级,都是印度社会最大的阶级,其规模是农民的四倍;6) 印度工业和服务业相当发达,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占国内生产总值和投资资本的主要部分;7) 印度资产阶级当然不是以商业高利贷者为主,因此也不是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相反,它是以工业-金融为主的资产阶级;因此,它的性质是帝国主义一般的“小伙伴”;它在政治上是独立的,在经济上是部分依赖的;8) 印度已成为国际上一个重要的资本主义大国,但它还不能被视为帝国主义强国,尽管印度资产阶级肯定怀有帝国主义野心;它可能被视为南亚地区的次帝国主义强国。

可以肯定地说,今天的印度不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或新殖民地国家。它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后殖民资本主义社会。它正处于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由无产阶级、贫农、半无产阶级和中下层阶级组成革命战略联盟。”

简要地看了看这些观点后,我们再来看看印共(毛)的看法。在印共(毛)文件《印度生产关系的变化——我们的政治纲领》对半殖民地状况的描述中有一段概括性的文字:

“简而言之,过去三十年来,国际金融资本通过全球化在全世界有计划的进攻在落后国家达到了严重的程度。由于印度的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封建阶级依附于帝国主义金融资本,其利益与他们的利益纠缠在一起,因此这种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印度的石油、核能、武器和战争物资主要依赖进口。重要的经济活动,如建筑、基础设施、原材料开采(采矿)、软件、帝国主义制造品零配件组装和服务业活动都在该国进行。它变成了一个出口原材料、少数重要的农业相关劳动力和服务的经济体。人才外流、非熟练劳动力和半熟练劳动力大量从该国迁出。从帝国主义国家进口了多种制造业产品和技术,主要是资本货物。为了追逐超额利润,外国投资依赖于新技术,并在该国建立了几家新公司,这使得一些新势力成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一部分。结果,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企业对经济的霸权、对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对被压迫人民劳动力的剥削和压迫以及对环境的破坏成倍增长。国家经济深陷外国贷款资本的泥潭。半殖民地国家的状况进一步恶化。依赖性增强。由于这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半殖民地国家,工业部门没有全面发展的机会。因此,变化是根据帝国主义、买办统治阶级的资本、原材料和市场的需要而进行的。他们的反动本质并没有改变。”

印共(毛)总书记在采访中说:

“由于莫迪政府执行统治阶级的亲帝国主义和亲买办政策,我国的对外依赖和新殖民主义剥削愈演愈烈。帝国主义买办官僚资本家和封建势力为兑现利益,除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阶级外,还加紧了对中小资本家和商人的剥削。全面的外国合伙关系容许了帝国主义跨国公司的控制以及对外国的技术依赖(尤其是在国内工业中),这使得国家更加依赖作为实施LPG政策的一部分,在不同时期所采取的经济、工业、采矿、农业和服务业政策。印度国内外企业在依赖进出口的行业(主要是分包行业和农业)掠夺劳动力、产品、服务、尤其是原材料。公私合作关系正在被扩充和实行。

在此期间,帝国主义对买办政府的奴役达到了顶峰。他们千方百计掠夺我国的土地、劳动力、原材料和其他自然资源。他们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屈服于帝国主义。中小微型企业(MSME)日益萎缩,买办政府正摧毁该业界的独立市场,增长率严重下滑。去货币化和商品及服务税(GST)导致全国486291个中小微型企业倒闭。数以十万计的工人失业。

由于LPG政策,我国正更深地陷入外国债务的魔掌。莫迪政府的破产式管治导致过去八年外债增长了约1670亿美元。印度在获得贷款最多的国家中排行第五。提供了70%就业机会的农业和工业部门占GDP的比重正在下降,而仅为经济提供30%就业的服务业的比重却在增加。100家美国知名企业兼并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这足以说明国际垄断企业和国内买办官僚资产阶级企业正对我国经济进行联合进攻。”

(LPG指自由化、私有化、全球化)

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地考察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如果印度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需要完成的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统一战线包括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如果印度是资本主义社会,那么需要完成的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如果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不存在统战本国资本家的事情,统战对象里不包含“民族资产阶级”。在一些人看来,印度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已经基本独立,在经济上虽然存在部分的依赖,但已经谈不上仆从于帝国主义,所以印度并不存在一个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在印度现在是否存在“买办”这个问题上,塔塔具有最为典型的意义,如印共(毛)所说的,“塔塔家族是最大的工业买办大资产阶级企业”(The TATAs is the biggest industrial comprador big bourgeois enterprise),不少人正是在印共(毛)把塔塔定性为“买办”上对印共(毛)进行批评。

我们先来看看认为塔塔不是买办的人是怎么说的。

伯纳德·德梅洛是这样说的:

“印度国家是大买办官僚资产阶级[24](CBB)和大地主的联合专政,前者与帝国主义合作,与封建主义结盟。[25]

在此基础上,现在似乎可以提出一些批评意见。首先,我们能同意党把印度大资产阶级定性为买办吗?当然,工业资产阶级有可能是买办。根据毛泽东(1926年)的标准,如果印度大资产阶级的大多数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属品,依靠帝国主义生存和发展,那么这个资产阶级就是买办。这里不是详细研究现实的地方,但我认为很难将塔塔集团,举个例子,定性为买办——2007年4月,塔塔钢铁有限公司以126.9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康力斯集团有限公司(英国)100%的股本,取得了后者的管理控制权。塔塔集团的另一家公司塔塔汽车公司于2004年收购了韩国卡车制造商大宇商用车公司,并于2008年收购了英国高档汽车制造商捷豹路虎。或者以印度另一个大企业集团埃迪亚贝拉集团为例——2007年5月,该集团旗下的印度铝工业有限公司以57.6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诺贝丽斯公司(美国)100%的股本,将自己置于后者的马鞍上。

坦率地说,我们不知道历史上有过任何一个买办资产阶级收购总部设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具有相当规模和市场实力的公司的例子。事实上,我们认为,印度大资产阶级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外围最具活力的资本主义阶级之一。”

(见Unconventional Politics: Prelude to a Critique of Maoist Revolutionary Strategy in India

《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有区别吗?印度共产党(毛主义)是如何提出错误定义的?》一文——见Is there a difference between bureaucratic and comprador bourgeoisies? How the Communist Party of India (Maoist)proposes an erroneous definition——写道:

“印共(毛)否定了官僚资产阶级的存在。只有完全服从帝国主义的买办(官僚)资产阶级。但是,印共(毛)又如何解释像塔塔这样的单纯走狗能够拥有捷豹和泰特莱这两个英帝国主义的主要象征呢?

对塔塔和所有印度大资本家的唯一解释是,他们是官僚资本家。他们曾经是买办,现在却变成了具有印度特色的、相当独立的官僚资本主义。

所以,印共(毛)在这里说的是不正确的。”

这篇文章还说道:

“官僚资产阶级通常是在买办资产阶级的阴影下成长起来的,从辩证的角度看,它也是买办资产阶级的一部分。但是,随着资本主义以一种扭曲的方式自我发展,官僚资产阶级不断壮大,并吸收了国家。”

印共(毛)主要从两个方面说明塔塔是买办。

第一个方面,印共(毛)文件《印度生产关系的变化——我们的政治纲领》写道:

根据瑞士一个研究小组的研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型公司企业都由区区20家帝国主义跨国公司金融公司企业控制。无论塔塔家族和安巴尼家族在帝国主义国家购买了多少家公司,即使他们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其全球活动,但与这些大企业相比,他们仍然是买办公司。

According to a study by a research group in Switzerland, almost all the heavy corporate enterprises of the world are in the control of a mere 20 imperialist TNC Finance Corporate enterprises. Whichever number of companies the TATAs and the Ambanis purchase in the imperialist countries and even if more than half of their income owes to their global activities, they remain to be comprador companies when compared with these heavy enterprises.

这一观点基本上是复读印度毛派理论家阿吉特的,阿吉特在他的文章《新殖民主义思想的运作》(The Working of the Neo-colonial Mind)——见The Working of the Neo-colonial Mind——中写道:

根据瑞士一个研究小组的研究,仅20家帝国主义跨国金融公司就控制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公司。无论塔塔家族或安巴尼家族在帝国主义国家收购了多少家公司,即使他们一半以上的收入来源于全球业务,他们在这些巨头面前仍然是买办侏儒。

According to a study by a research group in Switzerland, just 20 imperialist transnational financial corporates control almost all the big corporates in the world. No matter how many companies the Tatas or Ambanis buy up in imperialist countries, even if more than half of their income originate in global operations, they remain comprador midgets before these giants.

第二个方面,文件写道:

“塔塔家族是最大的工业买办大资产阶级企业。截至2001年,其营业额为3719.7亿卢比,位居第二。当时,塔塔家族有84家公司,其中34家是与跨国公司的合资企业。[···]我们看到,塔塔家族与跨国公司,特别是与美国跨国公司完全交织在一起。”

这方面主要是讲塔塔与跨国公司的合作。

《跨国公司在印度的攻势......印度买办资产阶级的投降》(MNC Offensive in India......Capitulation of India's Comprador Bourgeoisie)一文——见www.unipune.ac.in/snc/cssh/human ... LOBALISATION/13.pdf ——写道:

“如今,塔塔是外国资本流入该国的主要载体之一。无论是班加罗尔的科技园,还是与新加坡航空公司合作建立外国私营国内航空公司的提议,抑或是与安然公司合作在尼泊尔建设大型水电站,甚至是与美国天美时手表公司的合资企业...都依赖于外国资本和专有技术。有一种错误的说法是,印度部分大资产阶级拥有雄厚的资本基础,这使他们从帝国主义中独立出来。恰恰相反,正是这些大企业与外国资本的关系最为密切。”

总而言之,认为以塔塔为代表的印度大资产阶级是买办的人认为,塔塔等印度大企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与外国的技术,并且与外国资本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没有真正获得独立性;而认为以塔塔为代表的印度大资产阶级不是买办的人认为,塔塔等印度大企业的海外扩张甚至侵入到帝国主义国家的腹地,成为帝国主义资本的竞争者,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大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已经独立了,在经济上即使存在部分依赖但也不是仆从关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11-20 22:45:0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红柿收割机 于 2023-11-20 23:08 编辑

对于革命战略来说,是否存在一个可以统战的民族资产阶级呢?印度毛派认为,印度的中小资本家是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即中小资本家”(national bourgeoisie, that is small and middle capitalists),见A journalist interviews Comrade Prashant Bose (Kishanda) 。在文件里,对印度的民族资产阶级有更加具体的描述,我们来看看:

“民族资产阶级

该阶级投资于批发业、货物运输、公共运输、教育、卫生部门、旅馆、腾图叶业和其他此类商业和服务部门以及中小型工业。这一阶级受到帝国主义和买办官僚资本主义政策的压迫,并受到封建主义的束缚。由于这个原因,其市场不断受到他们的攻击。他们的工业增长有限。数以十万计的工业正在破产。因此,这个阶级与三座大山是矛盾的。”

“民族资产阶级——该阶级中的许多人来自小型工业部门。这一阶级是摇摆不定的盟友。在政府政策和非货币化、商品及服务税等政府政策的公开鼓励下,他们受到跨国公司-跨国公司(MNC-TNC)、大资本买办的压迫。”

上面引用的总书记采访也谈到了非货币化和商品及服务税,这些政策对印度的中小型企业造成了堪称毁灭性的打击,而大大有利于跨国资本和印度大资本的利益,这方面的时政资料有不少,在这里笔者就不引用了。

关于半殖民地问题,文件还有一些比较关键的句子:

“帝国主义金融资本像一个巨大的幽灵一样不断膨胀。它正在工业、农业和服务部门攫取盈余的主要份额。特别是,它通过不平等贸易、直接投资和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贷款来维持对经济的控制。外国跨国公司和买办统治阶级不仅从茶叶、咖啡、橡胶、甘蔗和椰子种植园工人和雇员的廉价劳动力中赚取超额利润,而且还从原材料出口、出售帝国主义国家的进口产品以及出租农田中赚取超额利润。除了少数大型轻加工公司外,这些公司的所有交易都集中在与贸易有关的方面,而不是制造业。这些轻加工工业也不是“印度制造”,而是“印度组装”,即以进口为基础的工业。所有这些都客观地证明,与英国统治时期一样,印度仍然是一个帝国主义市场。所有这些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全球金融资本比印度买办统治阶级强大千倍,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他们与全球金融资本的历史性合作是不争的事实。”

以上是关于印度还是不是半殖民地的讨论情况的概括介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11-20 23:07:1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红柿收割机 于 2023-11-20 23:16 编辑

下面我们看一下另一个问题,即印度现在是资本主义还是半封建主义。

我们看看印共(毛)总书记巴萨瓦拉吉的说法(出自上面引用过的那个采访):

“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相比,我国农作物的生产力十分低下。小型土地所有权稳步增加。即使是现在,仍以普通农作物的生产为主流趋势。这是半封建关系和落后的半封建生产方式的重要标志。尽管农业及其附属部门的雇佣劳动有所提升,农业劳动者和半无产者的数量有所增加,但他们的工资与现代产业工人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变化丝毫没有减轻半封建下的剥削。

农业创造的大部分剩余价值,都处于银行/合作社联盟、放债人、萨胡卡尔(shahukar)和各种金融机构的官僚霸权之下。这阻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无处可寻。半封建关系是资本主义自上而下发展的障碍。放债人和商业资本夺去了农民的农产品/商品,但没有夺去生产过程。这一过程将农民束缚在半封建关系中,控制着他们的劳动力,却不把他们变成工人,也不容许他们变成资本家。

霸权种姓地主与达利特无地工人之间的雇佣合同具有半封建性质,也是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剥削与压迫的基础。基于种姓制的婆罗门封建主义和种姓等级压迫仍然存在并流行于农村地区。种姓等级体制是半封建关系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大多数人被局限于落后的生产关系,这种关系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串联的作用,使大多数人处于赤贫和苦难之中,降低了人们的购买力,因而限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总书记所说的与文件所表述的一些内容很多是一致的。

如关于雇佣劳动的问题,文件写道:

“在过去70年里,我们看到农业和农业相关部门的雇佣劳动有所增加。农业雇佣工人和半工人的数量增加了。有些人显然认为封建剥削在农村地区采取了资本主义形式。[···]霸权种姓地主与达利特无地劳工之间的雇佣劳动合同起源于半封建。这同时也是经济和非经济剥削和压迫的基础。这种种姓-阶级压迫在农村地区仍然普遍存在。”

古鲁普拉萨德·卡尔(Guruprasad Kar)教授写了一些文章来说明自己认为印度农业仍然是半封建的原因,我们来看看他的说法。

在《印度农业资本家在哪里?:对“印度生产与剩余榨取模式的关系”的批判性评论》(Where are the Indian agricultural capitalists?: Critical Comment on ‘Relation of Production and Modes of Surplus Extraction in India')一文中,古鲁普拉萨德·卡尔写道:

根据作者的说法,如果榨取剩余价值的主要方式似乎是通过雇佣劳动制度来实现的,那么在农业中榨取剩余价值并进行再投资以扩大再生产的资本家或将成为资本家的人又在哪里呢?
作者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可以完善他们支持印度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论点。在这方面,引用Ranjit Sau(1973)的话是恰当的。
“没有资本主义农民的农业资本主义就像没有资本家的资本主义一样是无稽之谈。一般的资本家与特别的资本主义农民之间没有根本区别。”

(见Where are the Indian agricultural capitalists?: Critical Comment on ‘Relation of Production and Modes of Surplus Extraction in India'

在《印度半封建农业关系的长期盛行》(The enduring prevalence of semi-feudal Agrarian relations in India)一文(2018年的文章)中,古鲁普拉萨德·卡尔写道:

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也可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社会化,劳动力成为商品。但在今天的印度,情况并非如此。除少数地区外,大土地所有者通常不会组织大规模生产。对他们来说,最有利可图的途径是将部分土地租给贫苦农民(有时是通过口头合同),其余的土地则由他们自己雇佣工人耕种,而其中大多数人(如果不是全部的话)都处于某种形式的半封建束缚中。小农和无地农民的贫困程度令人难以置信,这就为通过土地租赁和高利贷收取地租获取更大收益提供了可能。此外,大地主的大部分盈余被投入到贸易或高利贷中,而不是投入到以扩大再生产为目的的生产中。

绿色革命后,化肥、高产种子、管井和杀虫剂等农业投入的价格不断上涨,因此,种植所需的现金比1976年的旧方法(Sau,1976年)高出11倍。这迫使不那么富裕的农民寻求贷款,以支付不断上涨的生产成本。这可能会导致有利于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形势,土地可能会集中在富裕的企业主农民手中,而另一部分人则会转向农业或工业的雇佣劳动。但这并没有发生。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货币借贷比将资本投入生产所赚取的利润更有利可图,事实上,富裕农民中较富裕的部分开始放高利贷。
这篇文章提供了数据来说明印度农业仍以小型农业为主:“印度农业以小规模耕作为主,根据最新的农业普查,农业平均占有面积为1.15公顷。农业仍以自给农作为主,50%以上的粮食作物留作农民自己消费(《印度经济的各个方面》(Aspects of Indian Economy),2017 年)。”

在《印度农业的半封建性质》(The Semi-Feudal Character of Indian Agriculture)一文中,古鲁普拉萨德·卡尔写道: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看到,小农场在印度农业中占主导地位,而这部分人一年到头都无法靠小农场的收入养家糊口。此外,农业投入品的价格不断上涨,与此同时,政府的投资和补贴也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配下不断减少。近来,小农户和边缘农户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另一方面,历史上高利贷盛行,农作物贸易商提供的生存贷款和生产贷款条件苛刻,如高利率或强迫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农作物。因此,农作物价格的季节性波动是经常性的现象,这无疑不利于农民的利益。
因此,很明显,边缘化农民、小农和中农生产的剩余并不属于他们。放贷者和农作物贸易商通过上述过程将其侵吞。同样,由于在整个农村阶级关系中,高利贷和农作物贸易仍然是有利可图的投资,因此将这些剩余再投资于生产的机会很渺茫。为了保持这种生产关系,商业资本控制着农作物的生产,而不是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组织生产。因此,整个运作使小农只能作为小生产者,吸走了剩余,但既没有通过控制他们的劳动力使他们无产阶级化,也没有提供通过积累剩余转变为资本主义阶级的机会。

(见The Semi-Feudal Character of Indian Agriculture

这里的话与印共(毛)总书记所说的“农业创造的大部分剩余价值,都处于银行/合作社联盟、放债人、萨胡卡尔 (shahukar)和各种金融机构的官僚霸权之下。这阻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无处可寻。半封建关系是资本主义自上而下发展的障碍。放债人和商业资本夺去了农民的农产品/商品,但没有夺去生产过程。这一过程将农民束缚在半封建关系中,控制着他们的劳动力,却不把他们变成工人,也不容许他们变成资本家。”的基本主旨是一致的。

此外,不少认为印度仍然是半封建的人都提到了种姓霸权在印度农村依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种姓印度教徒凌驾于其他弱势群体之上,达利特人(“贱民”)和阿迪瓦西人(部落民)经常不被允许拥有土地,还遭受各种非人的侮辱与剥削,这些人对他们所耕种的土地常常没有明确的所有权,这使得他们的自杀在农民自杀的统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但即使如此,印度的农民自杀数据也已经很惊人了。

当然,也没有人会否认,资本主义关系在印度有着很大程度的发展,这使得剥削网络变得比以前更为复杂。《印度生产关系的变化——我们的政治纲领》指出:

“农村的阶级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扭曲的资本主义关系在生产中蔓延。半封建关系相对削弱。20世纪90年代以前,阶级斗争通常发生在以压迫种姓的地主、一两个大地主、少数几个受他们支持的压迫种姓家族及其买办为一方与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另一方之间。我们在后来的时期几乎看不到这种情况。早期的少数地主和富农、中产阶级农民发展成了新地主,在农村推行霸权。他们在国家的支持下,与帝国主义和买办官僚资本家一起掠夺农村经济的剩余。今天,我们需要将阶级斗争的目标对准这一联盟。”印共(毛)总书记也指出:“由于这一时期半封建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出现了一种政府与民间的广泛的集体合作形式——“党—合作社—潘查亚特—警察”体制,取代了以往的封建霸权形式。合作银行是官僚资本主义与半封建主义合作的重要构造形式。这些合作银行的合作社资本,是帝国主义、买办官僚资本家和地方半封建分子的结余投资的组合。通过他们,产生了一个以国有财产/资金为基础的地方霸权和剥削的新体系。”(出自上面引用过的那个采访)

也就是说,早期斗争中常见的位于金字塔顶端的高种姓地主、大地主、高种姓家族及其买办现在被一个更加复杂的剥削结构代替。古鲁普拉萨德·卡尔说:

“作者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只强调地主阶级是半封建主义的唯一代理人。但“半封建主义”一词本身就意味着一些资本的注入产生了一些与封建基础紧密交织的资本主义特征。”(《印度农业资本家在哪里?:对“印度生产与剩余榨取模式的关系”的批判性评论》)

我们看到,在依附帝国主义的资金与技术的情况下,绿色革命以及各种农业改革为帝国主义与印度统治阶级提供了寄生性榨取农业剩余而无需组织生产过程的条件,印度的农业生产依然是零散的,大部分农民渴望拥有自己的土地,“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在印度依然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而这只有印共(毛)领导下的持久人民战争才能实现。


————————————————————————————


次帝国主义并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不过还是简单说明一下这个概念。

“次帝国主义”(sub-imperialism)概念是巴西学者鲁伊·毛罗·马里尼(Ruy Mauro Marini)提出的,他给次帝国主义下过一个简短的定义:

我们将次帝国主义定义为依附经济达到垄断和金融资本阶段时所采取的形式。次帝国主义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方面,国家生产机器在世界范围内的中等有机构成,另一方面,实行相对自主的扩张主义政策,这种政策不仅伴随着与帝国主义生产体系的进一步融合,而且在帝国主义在国际范围内行使霸权的框架内得以维持。

We have defined sub-imperialism as the form assumed by the dependent economy when it reaches the stage of monopolies and financial capital. Sub-imperialism implies two basic components: on the one hand, a medium organic composition on the world scale of the national productive apparatuses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exercise of a relatively autonomous expansionist policy, which is not only accompanied by a greater integration to the imperialist productive system but is maintain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hegemony exercised by imperialism on an international scale.

——https://cosmonautmag.com/2023/05 ... y-ruy-mauro-marini/

笔者认为,次帝国主义大体可以指认这样一种状态:一个国家在政治上已经独立,经济上也有着相当大的自主性,所以不算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同时这个国家并未发展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但是形成了自己的地区性霸权(不少人认为印度在南亚正是这样一种霸权)。


发布于 2023-11-20 21:06・IP 属地浙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3-11-20 23:12:54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下全世界都是帝国主义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3-11-21 08:03:19 |显示全部楼层
红中网友判断错误!他们发明了“次帝国主义”而不是“超帝国主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11-21 13:33:36 |显示全部楼层
红对勾 发表于 2023-11-20 23:12
这下全世界都是帝国主义了

其实这个次级帝国主义论更像是半外围论的翻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11-21 13:56:14 |显示全部楼层
杨坚 发表于 2023-11-21 13:33
其实这个次级帝国主义论更像是半外围论的翻版

如果这篇文章的作者真的读过他说的巴西马克思主义者马瑞尼的文章,而不是随便抄一段,他就应当明白,所谓“次级帝国主义 sub-imperialism”中的“sub”,其实际含义是“subordinate”,即从属性的。而非“substitute”,或者说替代性的。

因此,马瑞尼的原意是次级帝国主义国家是正牌帝国主义国家的代理人,是维护帝国主义秩序的力量,绝非是来“争霸”的。

点评

AXDG  原来如此  发表于 5 天前
杨坚  原来如此,涨知识了  发表于 2023-11-21 19:12:36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3-12-8 21:01 , Processed in 0.028077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