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31|回复: 3

并非走“后门”的故事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3-4-17 05:45:1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沙海之舟 于 2013-4-17 05:45 编辑

并非走“后门”的故事



沙海之舟



当年,刚开始返城的知青,多是干部子弟。文革中,一些老干部被打倒,成了“走资派”,他们的子弟便和工人子弟一块下乡了。有的在乡下表现得立场十分坚定,他们中间有的甚至哭天抹泪地要和“走资派”的老子划清界限。



我们那一批下乡的知青中有位老红军的子弟,姓啥就不说了。因为乡下艰苦,有些人探家之后借口有病就不回来了。那位老红军的子弟就是其中的一个。不久,听人说一位部队上的人专门来要这位老红军子弟的档案。当时还没有返城的先例,据上边的人说部队上的人被卷了面子,老红军子弟的档案愣是没拿到。不久,听说那位老红军子弟早就到部队当兵去了。知青们私下议论,有个老红军的爹还是好啊,“空中飞人”(指没有档案)也能当兵。后来,回城探亲时见到那位老红军的子弟,一身军装,很是神气。还有一位老干部也就是“走资派”的儿子,他的父亲“解放”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托老战友想方设法将他的儿子办了返城。



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的时候,能当上工农兵学员的也多是干部子弟。一所大学里曾经有批工农兵学员,凡是部队的学员,父亲不是军长就是师长再不就是什么司令。有位女学员是一位军长的女儿,她刚进大学校门的时候,连衣服都不会洗,说那是保姆干的活儿。



知青大批返城之后,“走资派”的子弟当工人的很少,即使有的当几天工人,也不过是镀镀金,后来也都“跳槽”走了。他们中间,出国留学的也不在少数。



下海经商那会儿,有许多干部子弟成立的“皮包公司”,他们靠着父辈的关系,一些人发了大财。如今,事业有成,不是“老总”就是董事长,更是财大气粗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3-4-17 09:18:3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列托主义者 于 2013-4-17 09:19 编辑

  毛的打击走资派和官僚主义原来如此,我认为一党独裁体制是官僚主义的摇篮,落后和孤立是官僚主义的土壤。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3-4-17 09:29:38 |显示全部楼层
毛最正确的做法或者打击官僚主义的根本的办法不应该是文革而应该是推翻一党独裁体制,但是限于其局限性,他是不可能这样做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3-4-17 17:22:16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远航一号。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6:18 , Processed in 0.042434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