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社区 查看内容

《法兰西内战》学习

2018-5-18 22:25|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40622| 评论: 0|原作者: 秋葵|来自: 激流网

摘要: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第一次摧毁旧国家机器,建立自己的新型国家政权的伟大尝试。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深刻总结这次革命的历史经验,发表了《法兰西内战》这部光辉著作,为巴黎公社树立了一座永久性纪念碑。
厉害了,贵的国
激流网20182018-05-17作者 秋葵

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了,在历经200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为反抗剥削与压迫的斗争风起云涌,无数革命先驱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与热血,共产主义学说的瑰丽花朵相继盛开在了俄国、中国等相对落后的国家里,世界各国人民为了反抗资本剥削与压迫的斗争,至今仍此起彼伏。为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激流网特推出系列通俗化原著导读供大家学习。今天推出的是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第一次摧毁旧国家机器,建立自己的新型国家政权的伟大尝试。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深刻总结这次革命的历史经验,发表了《法兰西内战》这部光辉著作,为巴黎公社树立了一座永久性纪念碑。这部著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特别是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2.jpg
历史背景+历史意义

1871年5月30日,也就是在巴黎公社的最后一批战士倒在血泊中之后的第三天,巴黎公社失败后的第三天,正当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报纸疯狂攻击、诽谤巴黎公社,把巴黎公社妖魔化的时候,《法兰西内战》以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言的名义发表了。这篇宣言热情赞颂巴黎公社革命,对梯也尔政府血腥镇压巴黎公社的罪行作了愤怒控诉,批驳了敌人诽谤巴黎公社的谬论,深刻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对巴黎公社的历史地位作了高度评价。

马克思着手起草初稿时,正值4月下旬,当时巴黎公社同凡尔赛之间的斗争正在激烈进行。法国工人阶级的壮举震撼了世界,欧洲各国统治阶级的报纸站在梯也尔政府方面,争相攻击公社。正如文章所说,“这个建立在劳动奴役制上的罪恶的文明,每次血腥地战胜了为实现美好新社会而献身的斗士时,都要把牺牲者的呻吟淹没于在世界各地都可听到回音的大喊大叫的诽谤声中。工人们的平静的巴黎,公社的巴黎,突然被那帮“秩序”恶狗变成了地狱。”

恩格斯说:“自伦敦有史以来,还没有一件公诸于世的文献,像国际总委员会的宣言那样,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面对资产阶级的围攻,马克思宣布他就是这部宣言的作者,所有指责由他一人承担。资产阶级立即把进攻的矛头指向马克思,诬称马克思是俾斯麦的“间谍”,马克思的“兄弟”是第一国际的“密使”,云云。马克思的行动受到警察的跟踪,英国政府的《观察家报》声言要起诉他。

马克思在致库格曼的信中写道:宣言“引起了一片疯狂的叫嚣,而我目前荣幸地成了伦敦受诽谤最多、受威胁最大的人。在度过二十年单调的沼泽地的田园生活之后,这的确是很不错的。政府的报纸《观察家报》以向法庭起诉来威胁我,看他们敢!对这帮恶棍我一点也不在乎!”
3.jpg
在这种情况下,革命队伍中有些人经不起险恶环境的考验,做了逃兵。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员奥哲尔和鲁克拉夫特面对反动势力对宣言的围攻,公然表态反对宣言,反对第一国际,并声明退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恩格斯怒斥这两个人的背叛行为,指出:“他们很快将会体会到,在决定关头背叛无产阶级意味着什么”。与此同时,宣言受到欧美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者的欢迎和拥护,被译成多种文字在欧美各国报刊发表,并以单行本出版。资产阶级统治者对宣言的攻击越疯狂,宣言的传播也就越迅速、越广泛,二者成正比例地增长,当资产阶级清醒过来,逐渐停止宣传攻势时,宣言早已不胫而走,传遍了欧美各国。

在马克思开始起草初稿时,已经预见到巴黎公社战胜凡尔赛的希望愈来愈小了,但是对这次革命的实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又只有他看得最清楚。还在4月17日,他就在给路.库格曼的信中指出:“工人阶级反对资本家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由于巴黎人的斗争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因此,从理论上分析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纠正工人运动内部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流派对公社的曲解,提高各国工人对公社的认识,使他们从对公社自发的同情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这便是摆在马克思面前的更为重要的任务。马克思通过撰写《法兰西内战》出色地完成了上述任务。

文章的标题被定为《法兰西内战》并不是偶然的。一般说来,既然马克思的著作是为了总结公社的历史经验,为什么不采用《巴黎公社起义》或者《公社的教训》一类的题目呢?读了原著就可以知道,全文四节中,除第三节外,其余三节主要写反动统治阶级这方面的活动。所谓内战指的就是法国反动势力强加给法国人民(以巴黎工人为代表)的战争。通过这部著作,马克思首先回答了这场内战是谁发动的?为什么要发动内战?怎样发动的?围绕这些间题,梯也尔等人大肆造谣,竭力歪曲事实真相。因此,必须首先加以澄清,只有这样才能阐明3月18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这部光辉著作不仅在我们眼前展现出巴黎公社革命的历史画卷,而且使我们认识到藏于历史深层的阶级斗争的规律,特别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规律。

文章主要内容

一、 对法国资产阶级政府、普鲁士侵略者和巴黎革命三者互动关系的剖析

巴黎公社革命是在普鲁士侵略者兵临巴黎城下,法国资产阶级政府为镇压革命而向侵略者屈膝投降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因此,为了认清历史事件的真相和本质,并从中揭示阶级斗争的规律性,必须对法国资产阶级政府、普鲁士侵略者和巴黎革命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剖析。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很曲折。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到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兰西内战,在这80多年中,法国政局风云变幻、激烈动荡,交织着革命与反动、共和与帝制、内战与外战,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势力都在历史舞台上作了表演。正如恩格斯所说:“法国是这样一个国家,在那里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比起其他各国来每一次都达到更加彻底的结局;因而阶级斗争借以进行、阶级斗争的结果借以表现出来的变幻不已的政治形式,在那里也表现得最为鲜明。”
4.jpg
1789年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废除共和制度,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拿破仑战败,法国重建被大革命推翻的波旁王朝。1830年7月法国资产阶级发动第二次革命,金融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建立了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奥尔良王朝。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从无产阶级立场评价了这次革命的结果:“1830年的革命使政权从地主手里转到了资本家手里,也就是从离工人阶级较远的敌人手里转到了工人阶级的更为直接的敌人的手里。”

1848年2月法国资产阶级发动第三次革命,推翻奥尔良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工人阶级是这次革命的主力军,他们喊出了“社会共和国万岁”的口号。但是,“至于这个社会共和国究竟是什么意思,谁也不清楚,就是工人们自己也不清楚。”当工人阶级的利益受到资产阶级政府的践踏时,工人发动了六月起义,资产阶级以疯狂的残暴手段进行了血腥镇压。马克思指出:六月屠杀“向工人阶级证明,‘社会’共和国就是保证他们遭受社会奴役的共和国”。

1848年12月,以冒险家、拿破仑的侄儿路易·波拿巴为首的秩序党在大选中战胜了共和党,波拿巴本人当上了总统。三年之后的1851年12月,波拿巴发动政变。1852年12月,他通过所谓全民投票恢复帝制,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自己坐上了皇帝的宝座。马克思根据当时法国阶级斗争的客观形势指出:“事实上,帝国是在资产阶级已经丧失统治国家的能力而工人阶级又尚未获得这种能力时唯一可能的统治形式。”第二帝国对内镇压革命,对外连年用兵,1858年同英国侵略者一起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抢劫和烧毁了圆明园,犯下了毁灭人类文明的滔天罪行。它还远征非洲、拉丁美洲,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殖民帝国。

1870年7月,法兰西第二帝国发动了对普鲁士的战争,企图用战争来阻挡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这场战争表面上看是法国发动的,但真正的挑动者是普鲁士。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希望靠打赢这场战争,使靠近法国的德国南部的几个邦国能够归顺,以加速德国统一进程。同年9月1日,普法两军在色当决战,法军惨败,波拿巴被俘,法兰西第二帝国在战火中崩溃。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即法国第四次资产阶级革命,宣告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波拿巴手下的将军特罗胥出面组织临时政府,自称国防政府。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共和国并没有推翻王权,而只是占据了它空出来的位子。它不是作为社会的胜利,而是作为民族的防御措施宣告成立的。它掌握在一个临时政府手中;组成这个政府的,一部分人是声名狼藉的奥尔良党人,一部分人是资产阶级共和党人,而后者中间某些人的身上又在1848年六月起义时期留下了洗不掉的污点。……这个政府不只是从帝国那里继承了一大堆残砖断瓦,而且还继承了它对工人阶级的恐惧。”普鲁士军长驱直入兵临巴黎城下,法兰西共和国危在旦夕。

在这危急时刻,巴黎人民自己建立了194个营的国民自卫军革命武装,30万巴黎工人光荣入伍,自己捐钱铸造了400门大炮。面对普鲁士的进攻和巴黎革命情绪的高涨,国防政府竟然出卖巴黎,于1871年1月同普鲁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法国正规军除在巴黎留下一个师以对付革命外,其余全部缴械,成为普鲁士军的战俘。法国政府把巴黎的炮台全部交给普鲁士军,并立即在炮台上升起普鲁士国旗。对于如何解除巴黎的革命武装,普法双方都束手无策。普军占领巴黎时,不敢耀武扬威地开进巴黎,只是象征性地占领一个小角落,而且只占领了三天便悄然退出。1871年2月,梯也尔上台担任法国政府首脑,立即同普鲁士签订了全面的卖国和约,以割地赔款的屈辱条件换取两国结束战争状态。条约签订后,梯也尔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不惜采取任何手段来解除巴黎人民的革命武装。
5.jpg
梯也尔
在第一节里,马克思首先用事实揭露了国防政府的卖国实质。指出尽管国防政府在口头上一再宣称“永远不会投降”,但实际上,政府首脑特罗管在9月4日当晚的第一次会议上,就透露了他的投降“计划”。国防政府卖国绝非偶然,有着深刻的阶级根源,马克思指出:“国防政府在民族义务和阶级利益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没有片刻的犹豫便把自己变成了卖国政府。”国防政府和尔后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的梯也尔政府都很清楚,他们的主要敌人不是普鲁士军队而是巴黎的工人,国防政府的重要成员茹尔·法夫尔在一封信中坦率承认这一点。

9月4日革命以后,巴黎的工人已经武装起来,在新成立的194个营的国民自卫军战士中,工人是主要的成份。这对国防政府中的奥尔良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中的温和派来说,是最大的威胁。1871年2月12日,仓促选出的国民议会(马克思称之为“地主议会”)在波尔多开会,17日,选举奥尔良党人、反动政客梯也尔为政府首脑。26日,梯也尔、法夫尔同体斯麦在凡尔赛签订法德和约的先决条款。对于梯也尔政府丧权辱国的行径,巴黎人民群情激愤,工人和国民自卫军战士加强了战备。这样,对梯也尔来说,镇压革命的巴黎便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梯也尔后来供认:“从签订和约以后,我就马上看到,我们将要同这些人作战,经受一场残酷斗争”。“当我们在波尔多讨论和约条款的时候,勒弗洛将军就得到了把部队调往首都的命令。”

问题很清楚,内战是梯也尔政府挑起的,目的是要扫除政府实现反革命阴谋的严重障碍—巴黎的人民武装。马克思愤怒地谴责这场由“爱国的地产和资本的代表人物在外国侵略者的监视和卵翼下”挑起的国内战争,斥之为“奴隶主叛乱”。

在第一节里,对梯也尔这个“背信弃义和卖身变节的老手”,马克思更是从他历史上的一贯表现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从而说明9月4日以后梯也尔从卖国投降到挑起内战的行径正是他阶级本性的大暴露。在分析历史事件时结合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这是马克思著作的特点之一。

在第二节中,马克思揭露了梯也尔所制造的用以挑起内战的借口,指出梯也尔以收回国家财产为名,行夺取国民自卫军大炮之实,导致了巴黎工人群众的武装反抗。而起义一经爆发,就不可能只局限于击退梯也尔政府的挑衅而不继续发展成为一场社会革命。马克思写道:“当时要把法国从完全覆灭的危险中拯救出来并使它获得新生,唯一的途径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那产生了第二帝国并且已在这个帝国庇护下弄到完全腐朽地步的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对法国资产阶级政府、普鲁士侵略者和巴黎革命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两个结论:第一,“掌握国家大权的资产者的第一个信条就是解除工人的武装。”资产阶级在进行反封建斗争时需要依靠工人的力量,让工人去打前阵,因而允许工人拿起武器以推翻封建阶级的统治,一旦他们掌握了政权,就把工人武装视为心腹之患,害怕工人武装会把枪口对准自己。因为他们的阶级利益是同工人阶级利益相对立的。为了对付自己现实的敌人——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甚至不惜同昔日的敌人——封建势力达成一定的妥协,这也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两度出现帝国体制的深刻阶级根源。第二,“国防政府在民族义务和阶级利益之间的这一冲突中,没有片刻的犹豫便把自己变成了卖国政府。”这是马克思对国防政府本质的深刻揭露,这个论断也概括了一切反动政府的共性。

翻开中国近代历史,从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而向外国侵略者投降,到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治信条,不是都一再地印证了马克思的上述论断吗?这绝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阶级利益使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8 23:42 , Processed in 0.02741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