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从马克思对传统农业的评述看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018-11-23 23:36|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4057| 评论: 0|原作者: 屈炳祥|来自: 察网

摘要: 不论是劳动者的小农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的大农业,其生产组织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极力主张当无产阶级获得政权以后,要不失时机地将农民和农业引导到社会主义的集体化道路上来。采取这样的生产组织形式,可以避免已往农业的所有弊端,吸收其所有优点,采用科学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方式,实现农业的合理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尤其重要的是还可以避免已往存在的两极分化,实现劳动者的平等 ...
不论是劳动者的小农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的大农业,其生产组织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极力主张当无产阶级获得政权以后,要不失时机地将农民和农业引导到社会主义的集体化道路上来。采取这样的生产组织形式,可以避免已往农业的所有弊端,吸收其所有优点,采用科学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方式,实现农业的合理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尤其重要的是还可以避免已往存在的两极分化,实现劳动者的平等劳动与公平分配,达成共同富裕的目的。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从马克思对传统农业的评述看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农业问题始终为马克思所关注,除了《资本论》之外,还有大量的著作都对此作了深入的考察和系统阐述,构成了他关于农业问题的精辟理论。以下仅就他对传统农业的评述作一个尝试性探讨,以期寻求于我们今天有益的科学宝藏。

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有必要首先对传统农业作一个简单的界定。这就是:⑴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分散劳动为基础的小农经济;⑵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大农业,即马克思当年生活所处的那个时期的资本主义农业。以下作出具体阐述。

小农经济,按照马克思的理解,通常包括自耕农、封建制度下的小农和实行土地公有制下分种小块土地的农民所从事经营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曾经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好几个历史阶段,并且在原始社会公有制解体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曾经作为社会的典型的经济形式存在过。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以后,小农经济便失去了它在社会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而变成了一种残存于资本主义缝隙中的、具有过渡性质的经济形式。因而,此时的它已经完全失去了以往的风彩,于社会发展不再有多大的实质性意义。对此,马克思从多方面进行了分析。

1.小农经济是一种分散落后的经济形式,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指出:小农,“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①][1]830 他还指出:“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②][2]910 由于这样的原因,所以尽管小农经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延续了数千年,显得十分坚毅与顽强,但是,在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面前却又变得特别的脆弱与无能,不得不逐渐地退出历史的舞台,要么成为资本主义的衍生体,要么变成资本主义的附属物。马克思指出:小农,“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要使它永远存在下去,那就像贝魁尔(法国19世纪的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其基本思想就是通过教育和感化,让资产阶级帮助工人阶级实现社会主义。笔者注)公正地指出的那样,等于‘下令实行普遍的中庸’。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从这时起,社会内部感到受它束缚的力量和激情,就活动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消灭,而且已经在消灭。”[③][1]830 要不,就完全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躯体上的一块赘肉,被纳入它的运行系统,其自身不会有任何的发展前途。

2.小农经济互相隔绝与分散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利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社会的进步。

小农经济的典型特征就是孤立分散、与世隔绝,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与往来。马克思在研究法国小农时曾作过如此的描述,他指出:“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这种隔离状态由于法国的交通不便和农民的贫困而更为加强了。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几小块土地,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分工,应用科学,因而也就没有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不同的才能,没有丰富的社会关系。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都是直接生产自己的大部分消费品,因而他们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一小块土地,一个农民和一个家庭;旁边是另一块土地,另一个农民和另一个家庭。一批这样的单位就形成一个村子;一批这样的村子就形成一个省。这样,法国农民的广大群众,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简单相加形成的,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数百万家庭的经济生活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④][3]677马克思这里所描述的不只是法国的情况,而且整个西方、乃至东方的小农也都是如此。

小农经济的这种分散隔绝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极为不利,因为它所能做到的只能是自身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简单重复与延续,不可能有其质的升华。马克思曾以印度农村公社为例对此作了说明。他指出:“在印度的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公社形式。形式最简单的公社共同耕种土地,把土地的产品分配给公社成员,而每个家庭则从事纺纱织布等等,作为家庭副业。”除了这些同类劳动的群众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这里,还有一个首领、一个记账员、一个官吏、一个边防人员、一个管水员、一个教员等等。“如果人口增长了,就在未开垦的土地上按照旧公社的样子建一个新的公社。……这些自给自足的公社不断地按照同一形式把自己再生产出来,当它们偶然遭到破坏时,会在同一地点以同一名称再建立起来。”[⑤][1]396-397由于这样的原因,所以印度、乃至整个亚洲,各个国家尽管在不断地发生变动,甚至改朝换代,但是,其整个“社会却没有变化。这种社会的基本经济要素的结构,仍不为政治领域中的风暴所触动。”[⑥][1]397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东方、尤其是中国,其封建社会才得以延续几千年,使一个曾经非常发达的国家变得越来越贫穷,越来越落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段令人悲伤的历史。

3.小农经济是旧的统治阶级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历史观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小农经济作为一种典型的生产方式只能存在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并且构成它的上层建筑得以产生与存在的基础。马克思指出:“小农经济和独立的手工业生产,一部分构成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一部分在封建生产方式瓦解以后又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存,同时,它们在原始的东方公有制解体以后,奴隶制真正支配生产以前,还构成古典社会全盛时期的经济基础。”[⑦][1]371 他还指出:小农,由于互相隔离与分散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阶级”,“因此,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无论是通过议会或通过国民公会,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⑧][3]677-678  这种情况,在东方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马克思指出:“在东方,由于文明程度太低,幅员太大,不能产生自愿的联合,因而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进行干预。”[⑨][3]762 这就是历史,数千年东方与西方古典社会的历史。前资本主义数千年剥削阶级的专制统治就是建立在这种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

综上所述,在马克思那个时代,小农经济就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理由。因而,马克思对它一直持批评与否定的态度,他和恩格斯都一致主张,当无产阶级一旦取得国家政权,就要立即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之引导到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轨道上来,决不能让它们继续存在下去。否则,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为此,他和恩格斯提出了用合作社形式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主张,并相应地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及方法,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资本主义大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新鲜事。它的出现,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对此马克思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资本主义大农业的确立,第一次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及其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最重要的成果是,“它一方面使土地所有权从统治和从属的关系下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又使作为劳动条件的土地同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所有者完全分离,土地对土地所有者来说只代表一定的货币税,这是他凭他的垄断权,从产业资本家即租地农场主那里征收来的······”,“这样一来,土地所有权就取得了纯粹经济的形式,因为它摆脱了以前的一切政治的和社会的装饰物和混合物。”[⑩][2]696-697 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业领域实现的一项重要变革。

资本主义大农业的确立不仅实现了土地所有权的深刻变革,而且也带来了土地经营方式的巨大变化。由于土地所有权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一切政治的和社会的装饰物和混合物”,而“取得了纯粹经济的形式”,这就使它的经营权与所有权也发生了完全的分离,即所有权为它的所有者即大土地所有者所有,而它的实际经营权则交给农业资本家或农场主去经营,到时候大土地所有者就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农业资本家索取地租就是了。这样一来,即使是那些“在苏格兰有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所有者,可以在君士坦丁堡度过他的一生”,[11][2]697 而无需为土地的经营之事操心了。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旧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胜利,使整个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农业的生产方式.笔者注)的前提是:实际的耕作者是雇佣工人,他们受雇于一个只是把农业作为资本的特殊使用场所,作为在一个特殊生产部门的投资来经营的资本家即租地农场主。这个作为租地农场主的资本家,为了得到这个特殊生产场所使用自己资本的许可,要在一定时期内(例如每年)按契约规定支付给土地所有者即他所使用土地的所有者一个货币额”。[12][2]697-698  这样,“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构成现代社会骨架的三个并存的而又互相对立的阶级——雇佣工人、产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13][2]698  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当然,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也不完全排除若干中间的和过度性阶级的存在。不过,即使如此,它们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那些阶级了。[14][2]1000

2.资本主义大农业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的生产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资本主义确立了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与社会化的社会生产方式。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大功绩之一是它“使农业合理化,从而第一次使农业有可能按社会化的方式经营”。[15][2]697 这就是在社会分工的前提下农业部门只从事自己的特殊经营,摆脱了以往小农的那种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一样也“需要机器,需要通过贸易得到化肥,需要来自远方国家的种子等等”,然而,所有这些都可以由市场来满足,无需由自己来生产。所以,说到底,那些“机器制造厂、对外贸易、手工业等等就成了农业的需要。”[16][4]19 资本主义大农业不仅确立了市场化与社会化的生产方式,而且随着自身的发展,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它不仅扩大了国内市场,推动了国内分工,而且还开辟了国际市场,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把整个世界连到了一起,使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销售与消费成了世界性的行为。

第二,资本主义确立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与科学化的技术生产方式。

所谓资本主义大农业,就是因为它的土地集中程度高,经营规模大,产出效率高。它的规模的扩大,除了接受经营者,即农业资本家资本的限制之外,不再有任何别的限制,哪怕是市场的限制。马克思指出:“对资本家(即指农业资本家,当然其它部门的资本家也一样。笔者注)个人来说,只要他还能自己支配自己的资本,他总是使自己的生产规模同他所能支配的资本相适应。他所关心的是在市场上占到尽可能大的地盘。如果生产过剩了,他不会归咎于自己,而是归咎于他的竞争者。资本家个人可以用扩大市场本身的办法,也可以用在现有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的办法,来扩大自己的生产。”[17][2]758

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必然带来经营方式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因为规模化经营最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机械化耕作方式的应用。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结果之一是,它一方面使农业由社会最不发达部分的单纯经验和机械地沿袭下来的经营方法,在私有制条件下一般能做到的范围内,转化为农艺学的自觉的科学的应用”,尤其是化学、生物学、栽培学等科学技术的应用。[18][2]696  这表明,“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的、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5]192

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也启动了机械化耕作的大门,使那些为大工业服务的大机械也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农业部门。马克思指出:“1680年,小农业还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方式,而大地产只是个别的,尽管不断增加,但总还是个别的。今天,大规模使用机器耕种土地已成了一种常规,而且日益成为唯一可行的农业生产方式。”[19][5]528 这是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又一历史性功绩。

第三,资本主义确立了农业生产工厂化或企业化的管理方式。

马克思指出:“发达的、同资本主义生产基础上的机器生产相适应的劳动制度,就是工厂制度,这种制度甚至在现代的大农业中……也占统治地位。”不过,“由于这一生产领域的特点而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变化。”[20][6]400  这样,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农业就变成了工厂化的农业,或“按工业方式经营的农业”。[21][2]917 这种形式的农业,较之城市的大工业,具有一样的企业制度,或业主制、合伙制与股份制;一样的经营理念,如市场导向、价值增殖与效益最大化等等;一样的管理制度与方式,即利用簿记(或经济核算)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对全部经营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的具体制度与方法,等等。唯独不同的是它经营的对象不同,即不是那些无生命的无机物,而是那种具有鲜活生命的有机物。

资本主义大农业所带来的“市场化与社会化”、“规模化与科学化”以及“工厂化或企业化”使资本主义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革,因而也就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自己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创造了比过去一切世代都还要多、还要大的生产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8 16:20 , Processed in 0.01338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