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510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薄熙来周永康真要大干一场?很多人怀疑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1:33: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15-1-18 13:30 编辑

港媒:薄熙来周永康真要大干一场?很多人怀疑(图)新闻来源: 东网 于 2015-01-17 16:50:07








  近日大陆的舆论热点,无疑是所谓周永康、薄熙来们誓言“大干一场”,也就是谋于密室的夺权图谋。

  消息来自于一家周刊,它指控周永康有“六大罪状”,并绘声绘色地描述周曾在重庆与中央政治局前委员、重庆市委前书记薄熙来有过一次密谈。谈话主要内容据说是彻底否定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认为毛泽东晚年提出的关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的论述和实践依然是正确的,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需要调整。薄熙来说自己的已思考此问题很久,还引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句话作为回应。两人政治立场、价值观念一拍即合,于是表示要“大干一场”。

  对于这种说法,绝大多数人都表示怀疑,主要根据是周、薄这样的人不必奢谈价值观、理念这类高大宏远的东西,他们只适宜计算经济收益、政治利害。我倒是觉得这未免低估了周、薄二氏。现在周、薄被当局梳妆打扮成贪污腐败分子,但贪污腐败分子就不能有高远的理想、理念和价值观吗?正因为政治理想远大,他们又深知道路曲折、行船风波里,不能没有钱,所以他们得通过多种途径“筹款”。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他们知行分离,理想远大但日常多行苟且。不管怎么说,毕竟不能埋没他们的共产主义信仰。

  周薄密谈是完全可能的,密谈本身也无罪,在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政治”中,密谋与密谈其实是一项惯例,并且在国家制度、政治制度中得到系统化表达。周永康的“六大罪状”之二,就是他“泄密”。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动辄是秘密、机密甚至绝密,只让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掌握情况,人民不得与闻。谁要是将这些事项告诉别人,就是泄密,成顾违纪甚至违法犯罪行为。

  社会上广为猜测的周氏泄密之一种可能性,是2012年2月6日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出走美国驻成都总领馆,周永康很快将此消息告诉了薄熙来。按理,薄是王立军的“班长”,王滞留美国总领馆,这种紧急情况必须得让薄熙来第一时间掌握。如果中共中央对薄保密,那只能说制度很有些变态。假设是周永康泄密给薄熙来,现在中共中央要追究周氏泄密责任,那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

  对于周薄密谋传言,有个网友写下这样一段评论:“文革是你们密谈出来的,改革也是你们密谈出来的。错误路线是你们密谈出来的,拨乱反正也是你们密谈出来的。对于公众而言,你们哪次谈话不是密谈啊?少拿‘密谈’这两个字煳弄。”这真的是一句“杀人不眨眼”的大实话。

  中国共产党1921年于密室密船中建党,在长期的地下活动中养成了密谋的习惯与偏好。入党誓词和党章都要求党员“保守党的秘密”,在全世界1万多个政党中,这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制度规范。在地下状态,党组织谋划于密室,也算是一件容易理解的事。但在中共建政后继续密谋,对人民保密,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但也很容易理解:如果说1949年以前中共习惯于密谋是不能见容于国民党当局,则1949年后中共继续密谋,乃因其路线、方针、政策不是脱离主流民意,就是在党内、在知识分子中有着强大的反对派。毛泽东公开声明“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他在骨子里自诩为“导师”,是先知,是天纵英明,是掌握真理的少数派,他一生都感到孤独和寂寞。党一定是觉得,自己的政策主张、人事安排都具有高瞻远瞩和高屋建瓴的特点,天机不可泄漏,所以需要保密。

  我不知道文化大革命是不是密谋的产物,但毛泽东是不需要密谋的,他一贯主要“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他主张“阳谋”。毛泽东反对密谋,是让大家的想法公开对他最有利。他惯用“阳谋”,但他的脑袋是中国最大最深奥的密室。

  邓小平通过一系列密谋,搞掉了毛泽东钦定的接班人华国锋,又通过高层组织生活会搞掉了自己选定的接班人胡耀邦、赵紫阳,将权力棒交给江泽民。但到 1992年初南巡时,他又组织了一次有军方领导人参加的小范围会议,扬言“谁不改革谁下台”,一方面也可以算是“公开”施压,另一方面也未必不会假言成真。所有这些小范围的“阳谋”,将人民排除在外,本质上就是密室政治。

  政治内在地关乎每一个人,孙中山说:“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国家治理”概念,就更离不开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每一项政策的出台,都必须展开公开讨论,寻求最大限度的社会共识,特别是要排除一人一党的独断专行。但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中共总书记的很多讲话居然还是秘密文件,仅供一定级别以上特别“公民”知道,把他们的思想统一起来,就开始“大干一场”。中国当代政治的这种密室特征,彰显其现代性、公共性的匮乏。套用毛泽东的一句话,中国的政治还是死人统治着。

  一群密室谋划者指控另一帮人搞密室谋划,不管其中真假,岂不都是太搞笑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5-1-18 12:49:25 |只看该作者
世界各国不论政治制度不论东西方, 最高层的"决策"都是密谋出来的, 并且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不让老百姓知道. 否则"纸牌屋"裡就不会有如密探般挖掘的记者和对外洩"準政府文件"如获至宝般的喜悦! 作者想用"密室"政治来抹黑毛泽东的共產党显然成效不章.

重要的是, 这个周薄"谋反"的消息确实疑点重重. 难道他们的密谈被"军统"全程监听? 不然连薄熙来引用甚麼典故都瞭若指掌? 如果当局当初不想让人知道此事所以用"贪污受贿"来给他们定罪, 為何今日忽然消息外洩? 难道凤凰卫视高层有"深海同志"受周永康之託,在他身陷囹圄时将其曝光? 这也未免太戏剧化了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5-1-18 23:50:58 |只看该作者
东网[size=14.0740737915039px]on.cc东方报业集团


  
东方报业集团 ——选自“互动百科”

  东方报业集团是香港最重要的报业集团,是一家上市公司,拥有《 东方日报》、《 太阳报》和入门网站 on.cc。《东方日报》於一九六九年创刊,至一九七七年开始成为香港销量最大和读者人数最多的报纸。《太阳报》於一九九九年创刊,销量和读者人数紧贴《东方日报》,以年轻读者为主要对象。

  东方报业集团以独立身份办报,不偏不倚,秉持公正、客观,伸张正义,为民喉舌,所办报纸,以「香港人的报纸」自许,并且以成为「中国人的报纸」为鹄的。

  东方报业集团「取诸社会,用诸社会」,成立东方日报慈善基金和太阳报爱心基金,推动公益事业,济急扶危,成为香港市民之间守望相助的桥梁。

  随著资讯科技高速发展,东方报业集团与时并进,在现有基础上,开发一个跨越时空的互联网电子资讯平台,给全球读者提供最新、最快资讯。突破地域和平面媒体的局限,跨时空、传资讯,是东方报业集团下一个努力目标。

  东方报业集团有限公司 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综合企业公司,主要业务是出版报章及杂志,创立至今由马惜珍家族掌控。旗下报章: 东方日报, 太阳报(香港) ,太阳马经. 过去他们曾经创立香港第三份英文报章《东快讯》(Eastern Express),但其后因为不能维持其庞大开支而结束。

  早年马氏家族掌控《东方日报》时,由于马氏家族与台湾国民党政府之间的良好关系,被视为亲台的「右派报章」,立场倾向台北当局及港英政府。70年代,集团创办人 马惜珍因涉嫌贩毒,潜逃台湾,目前仍被通缉。

  90年代初,集团创办《东快讯》,但遭遇挫败,东方曾在报章披露,他们曾向当时的英国马卓安政府捐款,外界相信是集团创办人马惜珍欲以此换取回港的特赦令。事后东方与港英政府关系受严重破坏,并多次批评被港英政府针对。1998年东方与 [url=]壹传媒[/url]的一单诉讼被判败诉,东方采取连串行动,包括在东方日报发表激烈言论,并且派「狗仔队」跟踪法官。结果东方被律政司控以藐视法庭,总编辑黄阳午被判入狱四个月,东方报业集团则被判罚款五百万。

  在回归后,东方报业集团近年在一些政治敏感的报导上倾向拥护政府及亲北京,并多次批评香港泛民主派及亲泛民主派的人士如陈日君、陈方安生、黎智英、李柱铭等。东方报业集团的报章此后获准在中国内地有限度发售。另一方面,东方报业集团与首富李嘉诚关系同样密切,对长和系的负面新闻一般避免报道。 

  1992年,东方报业集团创办《 东周刊》,试图在周刊市场上,与当时创立不久但大受市场欢迎的《壹周刊》竞争。其他又创立《东Touch》,对抗壹传媒另一份针对年青人市场的周刊《壹本便利》。在报纸上,长期位居销量第一的东方日报,亦被 [url=]苹果日报[/url]挑战。2001年东集团退出周刊市场,将《东周刊》和娱乐周刊《 东方新地》售予由杨受成属下的英皇集团,又将《东Touch》售予由何柱国属下的泛华集团(已易名为星岛新闻集团)。

  1995年6月20日,壹传媒创办的《苹果日报》推出,由于其作风大胆、创新,透过电视等媒体作大肆宣传,又减价促销,成功抢去不少《东方日报》及其他当时销量仅次于《东方日报》的报章读者。知识及学历水平较高的年轻族群均转投阅读《苹果日报》,《苹果日报》自此一役便成为了东方报业集团的眼中钉。

  目前东方日报指其报纸销量是全港第一,但有关数字并未经公开核数。 《东方日报》於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二日创刊,是东方报业集团的旗舰报刊,连续三十二年雄踞香港报坛一哥的领导地位,单日销量高达五十三万多份,读者超过三百四十多万人,远远抛离其他报章。

  秉承「求精、求真、求快」的精神,《东方日报》报道全面翔实,并拥有庞大及设备先进的采访队伍,在全球各地包括美、英、法、澳主要城市驻有特派记者,并在中国内地设立驻京、沪办事处,采访站遍及全球,廿四小时全天候为读者送上最快、最充实及最准确的资讯。

  《东方日报》内容包罗万有,读者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除香港、两岸及世界新闻资讯外,更有产经、娱乐、体育、波经、马经、副刊,名家云集的「龙门阵」,针砭时弊的「正论」及「功夫茶」,为读者吐尽不快,是一份全面、全知、跨时代及跨地域的报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15-1-19 00:03: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龙翔五洲 于 2015-1-19 07:52 编辑

有些重大案件明明是路线斗争或派系斗争却非要按经济案处理,成了反腐政绩。为此不免搞出些作风案、金钱案、房产案、泄密案、敌特案、间谍案、卖官案.......等等真真假假的冤假错案,实在是今古奇观。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5-1-19 02:56:22 |只看该作者
有消息称,周和薄曾密谈一次,密谈一次就能搞大事?新闻操作而已。恐怕还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 18:12 , Processed in 0.043001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