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务员考试中的弱势群体的问题(我n年前考公务员的申论)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09:25: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公务员考试中的弱势群体的问题

今年我的一位朋友去参加了苏州市的公务员考试。他说不是真正要去做个公务员,而是去看看公务员考试到 底是这么一回事,既去体验一下而已。这位挚友受我的思想影响比较深,所以我对他说你不适合考公务员,但是考虑到他是去体验生活,也就走着瞧吧!我最担心的 是他考申论,不要因受我的影响而写些官方不喜欢见到的言论以至于得不到高分,我说八股考试的末段照规矩是要颂扬当世皇帝的,否则再好也无济于事,但是记得 聊斋里写道,某学子屡试不中,得仙人之助,写了一篇“狗屁不通文章”而高中,我说你写篇“狗屁不通文章”而中的几率或许高些,他不听,说考试费都交了,最 起码要对得起这考试费吧!诸位知道苏州今年的申论考了什么吗?是鄙人一向关注的问题——弱势群体的问题,一是讲中国的贫困救助体系不完整,特别是在农村, 并举了详实的数据和实例,贫困救助的资金缺口很大,贫困救助的力度不够,贫困救助的覆盖面很小,贫困救助的效能很底,讲到了五保户、维权难的农民工、失业 儿童,贫困村,街头乞丐,退役无业的运动员……,看到这些我的这位朋友感到触目惊心啊!他一向受我的影响,在针对这些材料自拟题目写篇有感召力的文章时, 他想他是一直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于是他以“替天行道”为题写了作文,后来他把该文默写出来并给我看了,我想这文章受我的影响很大,但是 他没有听我的劝写成狗屁文章,而是照科举考试的老套,颂扬了共产党很多,可是得分出乎意料——成绩不佳。他的文章如下:

“替天行道”

我 们知道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替天行道”的说法,但是什么是“替天行道”呢?很多人可能并不真正清楚这个答案!二千年前的老子说“人之道,损不足以补有余;天 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可见这天道就是要损有余以补不足,那么“替天行道”就是要去做损有余以补不足的事,这贫困救助就是“替天行道”。只有做损有余以 补不足的事,行了天道,社会才会和谐发展。

在这个世界上,通行的是市场经济法则,也就是行的是老子所谓的“人之道”,弱肉强食,贫富悬 殊,世界发展不平等,不和谐。对于资产阶级或者富人来说,他们崇尚的是资产阶级客观主义的自由(既通过劳动和交易获取私有财产的自由),他们反对贫困救 助,认为这是不符合“自由”法则的,是乱用他们交的税,是对他们的“剥削”。

我们社会主义者认为人具有社会性,人生存和发展状态不是纯粹 个体的,是和社会因素息息相关的,没有人天生就应是贫穷的,没有人天生就应是文盲,没有人天生就应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特别是当有“酒肉臭”时,我们社会 主义就是要尽量使人象空气一样地分享资源。(按,当我看到比尔盖茨在哈佛发言对当今世界的不平等和不和谐表示痛心时,我越来越觉得我的朋友这样写是对,他 认为媒体老是关注一些交通事故的灾难而对世界上一年有50万儿童因某病不得医治而亡的事则有意回避,就是因为研制该方面的药没有市场回报!虽然比尔盖茨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很复杂)

我们党(注意!)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要替天行道,也即做损有余以补不足的事,中央提出要关注弱势群体也是要做损有余以补不足的事,中央说要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是要做损有余以补不足的事,这样做了,社会才能和谐健康发展(按:显然是颂扬之词)

做损有余以补不足的事就是要加大对富人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力度,使先富者去实现党的承诺,就是要义务性的去帮助贫困者致富,他们有先富的权利,同时也有帮困的义务(注意不是慈善而是义务)。

做损有余以补不足的事就是要打击腐败分子,没收他们的巨额来路不明的财产以便增加可用于扶贫的资金。

做损有余以补不足的事就是要在发展东部地区的同时加快发展落后地区,这也是东部地区的义务。

做损有余以补不足的事就是要打击不法企业主和工头,让劳动者得到应得的更多的合法利益。

总之我们党再(注意)一次替天行道,也就是要在中国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既实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公平正义。

我的这位朋友的文章大致是这样的,显然他可能是为了考试而表示对共产党的信任(策略),他的文章中的观点基本上和我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做到这一点而我不认为。
成绩出来后,我就知道他用缏子拍了马的屁股,结果遭马踢是很自然的——成绩不佳。可能考官不但不认为共产党会真正这样做而且认为文中观点出格!(我个人的意见而已)也就哑巴登台,没有戏唱,名落孙山!

注:我的这位朋友就是我自己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 20:28 , Processed in 0.048112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