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9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毒品”何以去而复归?又何以屡禁不止?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22:55: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18-6-29 09:56 编辑

每日激评丨“毒品”何以去而复归?又何以屡禁不止? 热点 9小时前 25 激流网 0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据6月25日国家禁毒办公布的《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55.3万名(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同比增长1.9%,增幅较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吸毒人员的绝对数量仍然有所增加。


而据《纽约时报》报道,全美平均每天死于毒品过量的人数为142人,差不多每十分钟就要失去一条性命。这个数字远远高于枪支造成死亡的数量,几乎达到两倍。考虑到大量涉枪案件与毒品之间的密切关系,还有不少人间接被毒品杀死。至于使用毒品引发的艾滋病等血液传染病,则无法做出确切的统计。


欧洲的情况也很糟糕。2016年,欧洲毒品和毒瘾检测中心(EMCDDA)发布的欧盟毒品市场报告显示,每年欧盟公民大约要花超过240亿欧元购买毒品,根据报告原注这一数据估计的上限在310亿欧元。




激评:就以上来看,毒品问题早已成为根深蒂固的全球性问题。而作为社会危险分子“黄赌毒”中的一员,它们从来都是同生共存的,并且不论在哪个国家,都始终保持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良好态势,“禁无止境”大概是它们最大的“优良品质”。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这种情况并不是始终存在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以彻底改造旧社会的信心和勇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前所未有的、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禁毒运动。短短三年时间,新中国就基本禁绝了为患百余年的鸦片烟毒,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至此,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我国以“无毒国”享誉世界近三十年。苏联在上世纪80年代前也一直没有毒品市场,维持无毒国家的时间更长。黄和赌也在当时几乎绝迹。


为何当年的新中国和苏联不存在“愈禁愈泛滥”的情况呢?我也不得而知,据说是因为发挥了所谓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今天不也总提“社会主义优越性”么,为何会适得其反呢?实在令人费解,我也只能归结为“我大清自有国情在”了。可这样的问题全世界都存在,难道其他国家也都具备了我大清国的国情?


“旧社会将人变成鬼,新社会将鬼变成人”,或许我穿越到旧社会了也说不定呢。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作者:马斯图图。本文为激流网原创首发,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邱铭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 16:30 , Processed in 0.093721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